一径抱幽山,居然城市间
在城市之中,虽然难觅‘东篱采菊、倚仗听蝉’的惬意,但于家中回归诗意与清宁、在爱庐里遗忘时间,依然是很多人的渴望。
花园与客厅对应的一端设有景观墙,借鉴了苏州园林“粉墙黛瓦”的特征。一池浅水,恰好映出白墙与竹影;墙后隐藏着一条竹林小径,大有“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”的意境。
于某种程度上,这样的设计也构成了客厅视觉维度的延伸,在通体落地窗的衬托下,墙成了真正的界限,室内、室外融于一体。而在那白与绿的相互依融处,承载着主人对于诗意生活的一片赤诚。
乾隆游苏州时,曾有《狮子林得句》:“谁谓今日非昔日,端知城市有山林。”这“今日之昔日”、“城市之山林”的古雅与清秀,在设计师与业主默契的合作中逐渐成为了现实。
客厅是唯一的挑高两层空间,他们希望这里是一个纯净的、可以让心安静下来的所在,墙面以白色为主,并且极力避免了复杂的装饰。在苏州传统建筑中,白色是最有哲学色彩的,它大幅度的出现,不仅体现了江南民居的审美智慧,亦表达着设计致敬地域的情感。
白色壁面只作了一圈细细的留缝作为装饰边框,就像中国卷轴画装裱时细细的留边,淡淡地呈现出中式的优雅婉约。
有时候,对于生活的精益求精不仅可以增加空间的乐趣,还有创造乐趣的方法。以强化高度为出发点,客厅的四角被置入了竖向到顶的木格栅,其中一扇还隐藏了客厅到书房的门,虽然只占一角,但木材所散发出的气质却可以给人以稳定,而后唤起对自然的亲切感。
“我们认为客厅最主要的立面恰恰是面朝花园,没有经过设计的落地窗,这一面,不管是白天郁郁葱葱的绿色还是夜晚静谧灯光下的花园,都是一幅实时而动的生动画面,它才是客厅真正的‘画眼’。”
关于空间陈设,主要从插花和字画入手。花材多取自自家花园,有紫竹、茶花、金桔等,让天地间的花语弥漫于日常。字画多是主人的藏品,典雅如字,佛学大师星云题写的“若水”和“仁心仁德”分别悬于餐厅和书房,不仅提升了空间气场,更让人时刻浸濡于道家的“上善若水”和儒家的“仁者爱人”的哲思里。
餐厅与客厅相连,也与西厨相连,临窗是户外花园,景色宜人,可以看到地下庭院的竹影绰绰,是这个家庭的“中枢”。这里的空间架构主要依照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展开,开放式的西厨中岛与中厨之间设有可封闭的移动门,避免油烟乱入,设计师希望这些简单的便利可以点亮生活之精致。
地下室庭院的立面设计采取传统苏州围墙的色彩关系,白色壁面,深灰色边框,天光通过色白的“围墙”反射到室内白色地面,又由白色地面反射到天花板和墙面,加之庭院之竹影于白墙,使人产生置身于地面一层而非地下室的错觉。
这里有设计师特别为主人设计的“品酒区”,为了能达到最佳的借景效果,他采取桌子与地下庭园平行的设计,同时在与庭园相对的墙面上安装了镜子,如此,即便背坐在庭院也能通过镜子看到唯美的景色。
庭院的一端被一簇紫竹所占据,竹丛上方还巧妙的安放了投射灯,灯光下竹子的剪影映射在白色墙上如一幅“墨竹”,微风吹动更是撩人。墙边疏密有致地摆放着三块深色花岗岩,在粉墙的映衬下轮廓也分外俊朗。
主卧拥有通透的采光,这让整个空间都温暖起来。此外,源于自然的高雅总能给人一种耐人寻味的质感,宛如望穿秋水般的蓝色地毯与木色的地板、利落的墙面、毫无冗赘的家具相搭配,似乎是在传递一种心境:学会看轻繁华,才能心有静气。
“关于房间的设计,我们兼具舒适与雅致,从细节着手”为了让二楼的一间次卧引进直射阳光,他把房间扩大至南面的一扇落地窗前,使得接进来的一米阳光瞬间提升了这里的整体感觉。
三楼主卧的卫生间,建筑原设计朝北,紧邻的衣帽间却朝南,为此他调换了这二者的位置,并把浴缸安置于卫生间最南端的窗下,还设计了落地窗,窗外露台上种有成排的紫竹,昼的阳光、夜的星光,皆透过竹影洒下。
此外,室内用材和施工也都尽量凸显品质,灯具、家居大部分来自意大利品牌,简洁而无瑕的意大利做工既满足了高品质的追求,也完全符合设计师“现代中式”的设计定位。
“设计必须符合当下人的生活方式,而非纯粹中式符号与传统家具的堆砌。在此空间中,无论是身着现代时尚的意大利时装,还是精致素雅的苏式旗袍,都能行走于和谐中。”
女儿房位于别墅二层,有一个朝北看花园的阳台,朝南没有窗户,为此在平面布局时他将其南侧墙面向外扩展至走廊,这样,南部阳光可以透过走廊的落地玻璃照进来,增加自然采光,并多了一个休息角落,这才是设计的真正意图。